2005年7月30日 星期六

零食

見過這東西嗎?

這是:肉紙。上面白色的是杏仁片,黑色的點點是黑芝麻。既然叫做肉紙,表示它其薄如紙。

看出來有多薄了嗎?

再來一張

這是彰化民族街新豐食品行的出品,我們買來要寄給現在在宜蘭山上呷頭路的妹妹。

肉紙又薄又脆,杏仁,芝麻和肉片交織的香氣撲鼻,吃起來十分"續嘴"。有多好吃呢?看小朋友的表情就知道了吧!

2005年7月28日 星期四

柬埔寨旅人

cambodia柬埔寨旅人 是朋友劉紹華在柬埔寨兩年的筆記,今天跟著紹華到了允晨,拿到了剛出版的新書。我請她幫我簽名,她皺著眉頭說:要簽嗎?我們都這麼熟了?

是啊,我們認識十多年了。雖然最近幾年因為她的工作及學業使她遠離台灣,我們每年大約只見一次面,但是見面時的熟稔親切卻是不受時空阻隔的影響的。每次聽她提起她在柬埔寨在印度在馬拉威在四川涼山的各種新鮮的見聞,我都聽得津津有味,同時訝異著發生在她身上的諸多鄉野奇譚。很高興她能出書,讓更多的人分享她精彩的生活。

我知道這個朋友註定要走一條不平凡的人生路,既然無能跟著她上山下海,只有在自己的部落寄予無限的祝福。

2005年7月23日 星期六

社樹

員林百菓山樟樹公

員林百菓山的樟樹公

所謂的大樹公或樹王公,都算是"社樹"。社者,土地之祀也。所以通常在大樹公的身上會圍著一塊紅巾,而旁邊總有個小土地神壇。

社與樹

有時鄉間也能看到石頭公之類的巨石受人祭祀,那也算是土地祭祀的一種。

以樹為社及用石為社都有久遠的歷史,早自商周二朝就有記載。既是祭土地,為什麼又冒出一棵樹呢?有種說法認為,在社祠旁立一棵大樹可以讓人遠望即生出崇敬之心,然而這種說法似乎與社樹的形成邏輯正好顛倒,照我的理解,應是先有樹後有社,而非先有社後有樹。

另一種說法是:土主生萬物,而萬物莫善於木,故樹木也。也就是說土地生養的萬物沒有比樹木更美好的了,所以以樹作為社祭的代表。

後面這種說法和世上其它古老文明崇拜大樹的心理相接近。巨木的神木似乎自開天闢地以來就矗立於地表,給予古人長生不死的想像。高聳的樹木又有如一把通天的天梯,是神仙及巫者來往仙境人間的橋樑。大樹所代表的長壽或長生不死都是人們企羨的目標,所以讓小孩子拜為大樹的義子,以大樹的枝葉佩戴在身上,等於是將大樹的生命力轉嫁給它的義子義女,自然可以保祐孩童平安長大。

掛在孩童胸前的枝葉也稱為"絭"(ㄐㄩㄢˋ,閩南發音接近geng,請擅長POJ的人來提供一下羅馬拚音),原意為束腰繩。在台灣民俗裡用來指小孩佩在身上的謢身符,通常是個香火袋,例如台灣拜七娘媽時會有掛七娘媽絭。

最後,偷偷說一下,自從讀過《莊子・人間世》中的無用之用」以後我就中了毒,看到大樹公總是要懷疑一下它是不是沒有用才能活這麼久不被砍掉。

[再增補]:昨天(七月廿三)的自由時報有一則茄苳夫妻樹」的報導,顯然大樹的生命不只護祐兒童,也延伸到了保祐夫妻求子成功的層面上,成了註生樹了。

2005年7月20日 星期三

風災後的老農與牛

有多久沒看過這種農村景像了?

 

R0011231

海棠變色

這次的海棠來勢汹汹,可是中部只有週日晚上吹了一夜強風,接下來的風雨都不算太嚴重。

下午的天氣,也無風雨也無晴,我離開溫暖的衣食父母家,開車回宿舍。

愈往南開,天色愈暗,其實我很喜歡暴雨將至前的天空那種從灰到深藍的美麗光譜,偶而遇到閃電劃破天空的景觀,也會讓我感到無比幸運。

回到雙餘館,發現上週忘了關的氣窗造成了百葉窗上層的葉片扭曲;可見當時強風在窗口造成的抽吸力道必然很強,所以那葉片從縫合線處整個變形往外折,無法恢復。

再察看書房外的陽台,種在塑膠盆子裡的迷迭香像是翻了好幾個跟斗後骨肉分離,盆子在南,植株在北。原本還有些綠葉的薄荷幾乎看不見綠色了,整株枯萎變黑。(我其實沒搞懂,為什麼吹風葉子會變黑掉落呢?)。生命力最強的銅錢草也垂頭喪氣,原本綠葉肥大茂密的馬拉巴栗都被強風扯脫了枝葉,秃著頭淒淒涼涼的立在那裡。

可能是風太大,把泥塵和落葉全給掃走了,陽台地板反而顯得乾淨。

一直都被中央山脈好好的遮蔽著,都沒想到南部的風這麼大咧。

2005年7月19日 星期二

K完了

跟三民訂的英國版,比誠品貴21塊>.<

幸好哈利波特出新書時都是暑假,我才可以狼吞虎嚥無暝無日的熬夜看完。有幾次新書上市時正好遇到我心情低潮,更有理由藉著埋首書中的魔法想像,來逃避現實。

所以,K完了,有點落寞。

而且,這一集的結局實在太血腥,太恐怖(尤其是第廿六章<洞穴>),鄧不利多的死也太令人傷心了。這還算是童書嗎?應該列為限制級吧?

其實去年的第五集,我生吞活剥兩三天內讀完了之後就放在書架上,一年來沒有再去動它。到目前為止還會不時拿出來溫習的就是第三集,阿茲卡班的逃犯,關於阿茲卡班這座監獄,催狂魔,還有patronus都是令我再三回味讚賞不已的想像。

我想羅琳應該是個很有趣的人吧。

2005年7月18日 星期一

Felix Felicis

洩露這一點應當不會有書迷打我吧?

趕在颱風登陸之前完成了一項工作,現在正輕鬆的讀著 Harry Potter 6。Rowling 的想像力總是不斷的讓我感到吃驚,比如說這一種魔藥學新老師Slughorn拿出來當獎品的神奇液體 Felix Felicis。

"I take it, he turned, smiling, to look at Hermione, who had let out an audible gasp, 'that you know what Felix Felicis does, Miss Granger?'

'It's liquid luck,' said Hermione excitedly. 'It makes you lucky.'...

'Quite right, take another ten points for Gryffindor. Yes, it's a funny little potion. Felix Felicis,' said Slughorn. 'Desperately tricky to make, and disastrous to get wrong. However, if brewed correctly, as this has been, you will find that all your endeavours tend to succeed...at least until the effects wear off.'


心情低落時在這裡感受到一些網友的鼓勵,很想有所回饋。獻上這種可以服食的"好運漿",喝了之後,你所做的每件事都會好運哦。

如果我有一瓶的話,會先喝了以後再去買樂透。

2005年7月17日 星期日

掃巴與粽子

broom?
因為kuo的這個回應,打算再繼續一下粽子的話題。
上圖是我去年去日本時在京都拍的。掛在門口的掃巴,直覺就是驅邪用的工具。

難解的是下一張圖片,我原先以為那是和上次端午的香包類似的小孩:

為了解謎,有次在媒抗的日本家居生活記事問了版上的日本通。網友小飛飛的解答讓我大吃一驚。

原來第一張不是掃巴,是粽子,第二張不是小孩是小猴子!!!

因為日本的粽子綁成長條狀,而且束成一束,所以看起來有點像粽子,像我這樣太會作民俗連想的人有時也是會會錯意。

小飛飛給的聯結,因為我的日文程度只能勉強會話,到現在還沒仔細去研究chimaki。kuo提起原住民的粽子也是長條狀,這題目值得追下去,我也同意,只是誰來幫我唸日文啊?

p.s., po了這一篇,雙餘館就破百了。讓怎麼慶祝呢?嗯~~明天再想吧。

2005年7月13日 星期三

誰說我害羞?

書上寫的,它們很害羞,看到人接近時,就會快速飛離。今天遇到的這一位,毛色美麗而且儀態大方的在人行道上散步。

完全沒有怕生的模樣,還讓我拍了幾張相片,那頸部的輪環很是細緻可愛。

回來查了書,原來芳名是紅鳩(Red Collared-Dove)。

犯太歲

讀新聞讀到這一則山東發現怪生物,無頭無尾是太歲,一時考據廦又發作,找到《太平廣記》卷362,<妖怪>裡的幾則故事大家來長長見識。

民俗的概念上,認為太歲是一團埋在土裡的肉球。

萊州即墨縣。有百姓王豐。兄弟三人。豐不信方位所忌。嘗於太歲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斗蠕蠕而動。遂填其坑。肉隨填而出。豐懼棄之。經宿肉長。塞於庭。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惟一女子存焉。

有時則長得像一個長滿眼睛的大香菇,很噁心:
寍州有人。亦掘得太歲。大如方。狀類赤菌。有數千眼。其家不識。移至大路。遍問識者。有胡僧驚曰。此太歲也。宜速埋之。其人遽送舊處。經一年。人死略盡。

據說挖到太歲,用力鞭打它幾百下就不怕它作怪了,可是有人打到九十幾下,太歲就飛走了,結果還是全家遭殃:
上元末。復有李氏家。不信太歲。掘之。得一塊肉。相傳云。得太歲者。鞭之數百。當免禍害。李氏鞭九十餘。忽然騰上。因失所在。李氏家有七十二口。死亡略盡。惟小蒯公尚存。李氏兄弟恐其家滅盡。夜中。令奴悉作鬼裝束。劫小蒯。便藏之。唯此子得存。其後襲封蒯公。


只有運氣昌旺又不怕鬼的人,才敢保無事:
晁良貞能判知名。性剛鷙。不懼鬼。每年。恒掘太歲地豎屋。後忽得一肉。大於食魁。良貞鞭之數百。送通衢。其夜。使人陰影聽之。三更後。車騎來至肉所。問太歲。兄何故受此屈辱。不讎報之。太歲云。彼正榮盛。如之奈何。明失所在。

現在你是不是終於明白了,為何每年你媽媽總是要你去廟裡安太歲了吧?

好,談點正經的。那東西是不是太歲不是重點,我感到興趣的是當地人的反應,顯然太歲是一肉球的觀念還是活在民俗中的,所以一看到那個怪生物,居民就自動聯想到太歲了。報導中沒有提到挖到太歲的人是否感到十分驚恐?或是他年初有沒有去廟裡安太歲?這是我最想知道的細節。

犯太歲顯然不是好玩的!


2005年7月12日 星期二

截稿日

明知道今天交不出去,索性卯起來浪費時間。

逛遍了每個常去的部落格,大家都像是避暑去了

每半個鐘頭就起身去看看冰箱,盤算下一餐吃些什麼。

MSN上和許久未聯絡的親友們哈啦個沒完。

CD聽完一張又換一張。

 

最後乾脆離開書桌,作了這個當晚餐。

看得出來是醬油燒雞嗎?

2005年7月11日 星期一

宴客後遺症

我很愛烹飪,也愛和朋友分享烹飪的(品質不穩定)結果。上週的宴客,照例留下一些後遺症,發作時期約為宴客後的一星期內。

其一:每日煩惱著冰箱裡剩下的三種酒,要先喝哪一瓶。

其二:每日的冰淇淋及糕餅甜點攝取量約為平日一週的總合。

其三:每日吃剩菜及拚湊剩餘的材料再變出的新菜(今天炒的蒜香蠔油西生菜還不錯)。

其四:每日怠惰,因為沒有客人要來,所以就省去了掃地收拾的必要。

其五:好像還有,繼續想...

2005年7月10日 星期日

明眸皓腕

翻書翻到有趣的圖,貼出來大家欣賞欣賞。

出自吳友如繪,孫繼林編,《晚清社會風俗百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6。原圖無附文,下文是編者孫繼林所撰:

桌球于上海開埠後從西方傳入,俗稱「打落彈」,清末英租界四馬路上最大的茶館「閬苑第一樓」的二樓,就是一個大彈子房,不僅有男子參加,追逐時髦的摩登女子亦時有參與。

2005年7月9日 星期六

汗滴禾下土

儘管烈日當空,第三期稻作仍得持續進行,種稻子是沒有週末的。炎熱的午後,一路上還是看到不少農夫在整地。

上週才收割,稻草還堆在田埂。



今天已整地完成,引水進田,接著就要犁田,準備插秧了。

胡德夫, “美麗的稻穗”05:02

2005年7月6日 星期三

Oryx and Crake

我算是個Margaret Atwood fan,自從朋友推薦看了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德國導演Volker Schlondorff把它拍成電影,有個奇怪的中文譯名叫世紀滴血!)之後就深深受她的寫作所吸引。接著又讀了盲眼刺客The Blind Assassin),最近的Oryx and Crake是第三本。

不記得曾在哪裡讀到南方朔稱Oryx and Crake「瘟疫文學」,這個名詞我深不以為然,並且感到有誤導讀者的嫌疑。其實書中要到最後才提及一場人造瘟疫(生化公司培養病毒並植入促進性功能的藥物中,同時秘密研發疫苗,病毒潛伏多年後發作,生化公司又可以疫苗大賺一筆),絕大部分談的是未來世界種種光怪陸離的科技發展,包含無性生殖,複製人,物種雜交產生的新變種等等(例如wolvog是狼和狗配種後的新動物,snat是蛇和鼠配種)。我想作者想傳達的是:即使科技文明發展到了極先進的地步,仍然可能因為無法program或design的人性層面──例如貪婪和嫉妒──而使文明毀於一旦,瘟疫並不是她的重點。

作者很愛使用倒敘,以及在今昔之間時空跳躍的敘事線。原本這應該會增加閱讀時的懸疑的,比如說盲眼刺客我是在三,四天以內讀完的,但同樣的手法用在這本Oryx and Crake卻花了我近一個學期。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我每週固定跑兩三個地方,每次讀這本書距離上次可能又過了一,兩星期,忘了上次讀的內容,無法銜接並一鼓作氣把它讀完;也可能是因為從大毀滅後的癈墟及孤零零的一個survivor開始的情節,缺乏讓我想更快一探究竟的吸引力。

總之,學期結束之後,我終於在兩天前看完了這本書,而且覺得愈往後愈好看。從使女的故事開始,Atwood就很愛描寫未來世界的極權,及以社會階級為主的apartheid,她筆下的未來世界在人權上是極度倒退的。

我特別喜歡的新科技部分包括無性生殖製造出來的Chickie-Nobs,這是一種特別設計來供應雞肉的生物(?),具有快速成長的基因。因為雞的頭和腳北美人都不愛吃,所以chickie-nobs是一種長在一棵像是樹幹上的雞身,沒有頭沒有腳,一棵樹幹上會長出好幾個雞身,一兩個禮拜就長成,而且一旦雞身長成後採收下來,新的chickie-nobs就會像壁虎斷掉的尾巴一樣再生回來。(讀完這一段以後不敢吃炸雞的請不要怪我。)

另一個當然就是被創造出來的新人類Crakers,特別是Craker設計的理念,和大毀滅過後Crakers從無菌實驗室出走到外面生活的這一段寓言。原本設計者完全排除了新人類的藝術及宗教概念,「千萬要小心藝術,一旦他們開始畫畫,我們就麻煩大了」,沒想到新人類的智能發展還是超出了創造者原先的預期。

最精彩的是本書的結局,主角Snowman在大災難之後過著魯賓遜般孤單的生活,卻從來沒有放棄尋找可能還存在的人類的希望。當Snowman發現原來還有另外的三位倖存者時,他順著他們的腳印前去尋找,卻在看到了他們之後躲在樹叢後掙扎。原本以為看到其他的倖存者會和對方狂喜擁抱,此時他卻手拿著散彈槍,內心模擬著各種可能性:要搖白旗表示投降嗎?要像西部牛仔一樣出去嗆聲:「滾開,這是我的地盤」?也許他們會馬上殺了我,也許他們看到我的槍以為我要殺了他們…也許…也許…。

我以為最後這一段把大災難後的信心崩潰,以及對重建人已關係感到恐懼的心情發揮得好極了。

2005年7月5日 星期二

沈醉茶鄉

茶園的樹也愛台灣

家族的慣例是每年在祖母生日前後會安排一次郊外旅行,曾經行之有年的慣例近年來因為阿公阿嬤的老邁不良於行,加上害怕週休二日帶來的車潮人潮而停辦了幾年。今年卻因為屘叔神通廣大,找到一個既不需要老人家走太多路又沒有人潮芬多精指數高、風景秀麗又清涼退火的世外桃源。

目的地的茶園是屘叔的朋友的朋友的婆家(牽得夠遠的吧?可見我家的人為了愛吃愛玩,無所不用其極),位於杉林溪的羊子灣,俯視一種滿茶樹的山谷。這裡的茶園中都種了政府補助栽種的銀杏,由於海拔高,又四周都是山丘,終年雲霧繚繞。茶園的梯田與邊綠的孟宗竹林構成了優美的線條,在山嵐中時隱時現。


茶園與竹林

主人的茶園首先吸引人目光的是園中一棵大樹,遠望無法分辯是何樹種。但當我眼角餘光瞥到中樹左下角山坡的茶園,早已顧不得那是什麼樹,連忙提起相機,飛奔去搶鏡頭。


遠眺


採茶一


搽茶二


其實是沒有搶的必要的,歐巴桑們(你以為現在還有妙齡女郎在採茶,唱山歌嗎?)專心致志的搽茶,哪裡曉得我在距她們幾百公尺遠的高處窺伺呢?我對咖啡因過敏,過了中午再喝茶或咖啡都可能使我夜間失眠。雖然如此,卻在出國那幾年間因為鄉愁而養成了早上起來必定喝一壺茶的習慣,聞一聞茶香就覺得身心安定,所以跟茶相關的事都能讓我興味盎然,今天看到採茶現場更是興奮。


這個產茶社區規劃了茶園的步道和一個觀霧台,(不叫觀景台是因為經常霧鎖茶園啊),由於週遭都是茶園茶廠,不時傳來陣陣醉人的烘茶香。


等我們漫步歸來,正好遇到剛才採茶的歐巴桑們下班了。人人的腰間都繫著裝滿茶葉的簍子。

先過磅,工錢一斤六十元。現在知道為什麼手工採的茶比起機器採的貴了吧?看你下次買茶時還敢不敢亂殺價!

 

再倒入大茶簍

採茶工夫大揭秘

採茶女工手上原來是有暗器的,她們在雙手的食指上都用膠帶貼了刀片,方便折取茶欉枝頭的嫩葉。媽和嬸嬸知道我愛亂拍,隨即兩人一左一右挾持了一位歐巴桑,各拉住她的一隻手定位讓我拍照。

我因為愛茶,來到茶園就和去到檜木林一樣的感官愉悅,幸福滿溢。我們坐在茶園旁,任霧氣穿梭籠罩,一點都不想離開。屘叔在旁邊和爸爸,二叔商量:咱們分攤XX萬,來這裡買塊地如何?
 

我看著幾個織夢的中年男子,忍不住笑了。

 

2005年7月4日 星期一

搏感情

虧得媽媽出動為我去菜市場和歐巴桑搏感情,今天終於拿到了想要的香包。

先看這一款,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再看這三胞胎,這種傳統式的香包由於銷路輸給多拉A夢和飛天小魔女,現在幾乎已經不生產了。

這種香包為什麼重要呢?簡單的說,是具有厭勝的功能。

 

 

2005年7月2日 星期六

ひのき,我的愛

扁柏

小時候放暑假時,我們很愛回外公家。那是一棟日式的建築,有著木頭地板,榻榻米,迷你的日式庭園裡有假山石和金魚池。偶而妗母讓我們幾個小孩幫忙擦地板,我們弓身推著濕抹布順著長條狀的地板從這頭跑到那頭(後來看冬冬的假期,還有龍貓時,類似的鏡頭讓我備感親切),濕潤的地板會發出一種木頭的辛香。後來父母談到那棟現在已荒廢的房子時,總會帶著無限惋惜的表情說:可惜了那珍貴的ひのき地板。」媽媽的嫁妝之一也有一座ひのき衣櫃,從那裡拿出來的衣服總是帶有淡淡的香氣。

一直要到好多年後,我才知道原來童年聽到的hi-no-ki這三個神秘的音節就是檜木,也就是扁柏。所以第一次買到檜木精油時,我好像和初戀情人久別重逢一般的興奮,把它用在薰香燈,當成香水擦在手腕,或是滴在各種材料上,總之是想盡辦法要把它的香氣留在身邊。前一陣子聽說有機會去看原生檜木林時,更是以朝聖一般的心情期待啟程。
 

即使已成枯木,仍然屹立守護山林

要去的檜木秘境是管制區,開上一兩個小時歧嶇顛簸的林道才到達。沿途看到筆直的杉木林已經感到胸懷開闊,雨霧交替的天氣帶來光影的變化讓林木色澤深淺不定。愈往山上去,林相由杉林轉為數層樓高的扁柏紅檜,有經驗的司機為我們指出一片人工復育的檜木林,大約三十年左右的復育林在動輒高壽上千年的檜木輩分中算是嬰孩級的,但願它們能平安的長大長高。


檜木林

原本以為要披荊斬棘才能進入的原生檜木林,原來早已舖設了舒適方便的棧道,甚至也立有一些解說牌。這裡的檜木雖然還沒有高壽到可以稱為「神木」,但是觸目所及都是粗壯到要多人環抱的巨木也是這輩子未曾見過的奇觀。高聳入雲的扁柏使人心生敬畏,俗稱「薄皮」的紅檜則有著崢嶸的枝幹,偶而還看到粗大的枝幹上另外又冒出寄生其上的他種樹木。因為林間氣候潮濕,地上可以看到許多顏色形狀特異的菇蕈類;苔蘚蕨類到處伸展著繁複美麗的葉片。漫步林間,呼吸著熟悉的ひのき香氣讓我感到身心無比幸福。

台灣民間常可看到圍著紅布條的「大樹公」被當成社樹膜拜,這裡的檜木林不論是年紀或高度都是平地大樹公的好幾倍,這樣一比之下,我豈不是被無數的樹靈環繞了嗎?檜木林的美只能身歷其境用全身的感官去體會,如果我的相機無能傳達它的美麗與神聖的千分之一,諒樹靈應不致罪我。

山嵐中眺望遠方河谷

雨後山路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後記:想為心愛的檜木林配樂,一時卻找不到合適的曲子,改日再補。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