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一季稻作樹與田


070722b
2007/07/22

我還記得第一次經過這裡時是夏至當天的傍晚,光線已經很暗了,但在熹微中這棵渾圓的茄苳仍然讓我十分驚喜。美麗的大樹守護著稻田,田地攬著大樹(用前一陣子和cit_lui_hoe的討論來形容),這一景絕對值得收藏,我暗自裡下了決心要再找個白天回來為它留影。

然後avant拍了淡水梯田,拚場一事我雖然未戰先敗,可是仍然感佩他的精神,也持續的來記錄二期稻作的進度。

2007/08/02

中間隔了好久沒有紀錄,大約是南北奔波得忘了。


2007/10/20

常常在跑去看樹與田時,聽到樹上的鳥雀吱吱喳喳的吵個不停。稻米結穗、茄苳結籽時,它們一定都豐衣足食的開心。茄苳的後方種了香蕉和木瓜,典型的台灣農村景像。


2007/11/10

幾次颱風過後,濃密的樹叢缺了幾個角,因為經常的在這一帶徘徊,就會和田裡工作的老農們聊聊,對於稻作的辛苦、風災的危害、有機農業推行的困難,有些粗淺的認識。但慚愧的是我對台灣稻米出產沒什麼貢獻,音寧曾說支持台灣農業要多吃飯,可是我每餐都只吃個半碗、一碗,外食時還常常要把白飯捐給同行的飯量較大的朋友同事,實在是愧對台灣稻農啊。


2007/11/16

拍上面這張時,距收割的時日已不遠,而我知道收割的時候我大概是不能在場了。

071125
2007/11/25

果然.......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冬日田園

這標題不是故意要和judie的田園秋深唱反調,只是稻子成熟,古文稱為有秋,而閩南話則叫做收冬,指的其實都是秋冬之際的收成。

DSCN6579

阿伯說,這一區稻子大約十天就可以收割了。
但這畦田不是他的,他只是在旁邊種了一點花生。


即使快要收割了,田裡仍然有事要忙。




動作快的,收割以後已經摠草歇冬去了。



收割後也有懶得處理稻草,直接在稻田裡焚燒的。就是有這些圖方便不怕違法的人,害我一年兩次都得忍受遍地烽火帶來的煙害,過敏鼻難受不已。



這一期休耕的田裡,
作為綠肥的太陽麻早己欣欣盛開。

油菜花......可能還得再等等。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苦楝成林

DSCN6623

今年稍早發現了這片苦楝林子,當時已過了花季,沒能看到整片林子開花的景色。上週再經過,結果的情形似乎也尚未到達全盛期。
苦楝常被視為沒有用的樹種,害我總是要想盡辦法幫它平反。看到這一排排整整齊齊種植的苦楝,忍不住要疑惑:是誰、為什麼種下這片林子呢?



下車後在角落看到這一土地界標,湖糖表示是溪湖糖廠的土地。糖廠的土地不可能浪費在沒有用的植物上,所以他們種苦楝作什麼呢?

查了一下網路,發現苦楝的果子可以提煉除蟲油,是天然的殺蟲劑(就說嘛,台糖種的一定是可以賺錢的東西!)。

只是這片林子裡的苦楝都擠在一起,不太有抒展的空間。像下面這棵枝椏開散,就讓人看了開心。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立冬田頭紅


DSCN6538

立冬時節,二期稻作已近熟成期,諺語道:「立冬田頭紅」,指的(不是那位紅衫客)就是黃熟的稻田一片金紅。



巡田時遇到一對姐弟,坐在圳溝邊玩弄著摘來的草穗。他們指著遠方的廠房說:「媽媽在那裡面工作,我們就走路過來這裡玩。」




小時候我也很愛摘這類的雜草來辦家家酒。



同時,有些田裡的稻子已收割完畢,所以諺語也說:「立冬田頭空」。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金鈴子苦果

DSCN6495

春天賞苦楝紫花好像還是不久前的事,轉眼又到了苦楝果子變成金黃色的季節。


陽光照射下,一樹的果子閃耀著金光。



對照一下春天裡同一叢枝條的花影

DSCN2823

遠眺山腰,可以看到一叢叢黃色駁雜在綠林之間。



同一片山林春天時的花況(不過今天拍時角度沒有抓好)。





真美。



苦楝的果子苦寒有毒(「苦戀的結果有毒?」嘿!好像很有道理。),只有鳥雀吃它。因為果子秋來黃熟,所以別名又叫「金鈴子」。它雖然不是貴重的黃金,但是看著這一樹光燦燦,也就足以使人心靈富足。

p.s.,趁便幫苦楝花影劇團廣告一下,他們的苦楝情話將在下個月推出,我也很有興趣去看看。

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小時候麵點



上回去金門,朋友指給我看一個攤位賣的特色小吃,據她形容是包有花生餡的麵點。因為自己對甜點興趣缺缺,肚子也不餓,而且看了它一眼後覺得很眼熟,像是小時候曾經吃過的點心,當下沒有交關就走人了。不過腦中的確對這點心的名稱留下了印象,它叫做滿煎堆、或滿煎糕。這個名字,聽說是因為它用煎盤製作,加了小蘇打的麵漿烤熟後會漲滿整個煎盤,因而得名。
上個月在黃昏巿場,忽然看到路邊賣形狀類似滿煎糕(三角錐形)的食品攤販,忙不迭的下來瞧瞧。徵得老板同意在旁等著麵餅出爐,拍了分解動作,問明這點心的名稱,老板說是:「麥仔煎」。



麵糊舖底



發泡沸騰中的,是甜香四溢的黑糖口味



對折起鍋



切塊分售


我告訴老板說在金門看到十分類似的食品,但是當地叫做滿煎堆。語聲甫落,老板娘便指著攤位被遮住的地方說,以前是叫做「麵煎嗲」沒錯。



嗲、堆在閩南口音當中發音十分類似,也有聽說叫做麵煎貼的。

這些圖上傳後,陸續收到朋友們的回應,最常聽說這是小時候吃過的點心,但是已經很久沒見到了。最有趣的是,上週為了那九重粿的名稱跟我爹娘訪談之際,媽媽細數小時候吃的一些點心時,也猛不迭的冒出「麵煎嗲」這個詞。

當我在金門聽說這是當地特色小吃時,並不以為意。孰料回來後才發現,原來台灣就到處都有啊,只是名稱不同而已。目前為止,已經聽過滿煎糕、麵煎嗲、麵煎粿、米糕煎、石頭餅等等名稱。一物多名本來就是常有的現象,或許因為它沒有個統一的名稱,所以金門人才以為這是在地的特色小吃,殊不知滿煎糕早已是許多人熟悉的點心呢。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