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大榕樹
開車的時候,每開到一個熟悉的路段,我的眼光就會開始找尋我的大樹座標。我的大樹座標既不是行道樹,也不必是大樹公級的老樹(通常都不是);而是長在路邊,很容易就吸引我目光的大樹。像是大肚往台中路上那棵春天盛開的苦楝、永靖往員林路邊那棵像是伸開雙手的大樟樹、往後山阿叔家路上那棵側扭著枝幹的老欉芒果、大排水溝與馬路交叉轉角處,那棵結滿樹瘤的大茄苳、或是陸橋邊那棵三層樓高的美人樹。開始騎車後,我的大樹座標就不再限於大馬路旁的樹了,管它田間竹林村徑,經常拐個彎就能遇到濃蔭如蓋的大樹,於是不但我的大樹座標持續增加中,我也不再帶著眷戀的遺憾呼嘯而過,反而可以時時停車,為它們留影。
最近又去探訪肥茄苳時,正巧遇到了種這片田的阿伯。我很讚賞他插稻秧時在樹腳下畫出的溫柔弧度,阿伯說插秧真的不差那一小塊地,就算插了秧也多收不了多少穀子,更何況村民相傳這棵樹不能砍伐。
接著他就跟我說起了這棵樹的身世。
七星祖師
相思
原來這個村子以前也有七棵大樹座標,稱為七星樹。其中最大的那棵榕樹,還被稱為七星祖師,早晚有人上香。後來有幾株已被砍伐,目前只餘四星,分別是榕樹、朴子樹、相思樹、和這棵茄苳。肥茄苳因為是最後一棵,所以也稱它七星。七星樹的分布位置,都是在灌溉用的圳溝沿岸,守護著村中的水脈。
朴子樹並不特別高,看起來不像有幾十年的歷史
舊時沒有地址、門牌、路名的,作為地理標誌的大概就不外乎大樹、水井、池塘或圳溝等等地貌,再加上東南西北的方向辨識,指畫方位也就綽綽有餘。但我的大樹座標,定位的功能小,自娛的成份多。更何況,我雖然愛看地圖,但遇到自己報路給人,或是請人指路時,早已退化到剩下左轉、右轉的兩種選項。偶而遇到還有人以東南西北來訂方位,總是暗地佩服,好像對方擁有什麼特殊的生存技能一樣。
我開始在想,應該來自我訓練辨識方位,說不定哪一天我就可以微仰著頭吸一口氣,很權威的說:「嗯,這花香是從東南邊吹來的。」到時候,嫻熟方位的我只怕連頭頂上那棵吳剛砍不倒的月桂樹也可以標記成我的大樹座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