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網路退嬰

這幾日腦中思路遲滯,就不安份的逛起了網路,還改名換姓在許多網站註冊了新帳號。網路id這東西,雖說是匿名,用久了也會有一套性格跟著你,和真實的姓名其實已無太大的分別。我一方面放不下既有的累積人脈,捨不得放棄這個id,一方面又想掙脫固定id帶來的局限,所以效法孫悟空拔一把毛吹一口氣,變出好幾個分身來走闖江湖。逛了兩天,有些心得。現在的個人網路空間,愈來愈有生理退化的趨勢。從部落格的整篇圖文,發展到如twitter, buboo之類的mini-blog,反映了輕、薄、短、小的潮流。網友已不耐煩起草、修圖、加上音樂後推出一篇完整的部落格文章,而是以寥寥的百餘字短章及時的與朋友互動。我不禁要懷疑,這是不是也反映了組織作文能力的日益衰退呢?(這樣講有點討打啦,我知道)

及至看到facebook裡的status update,我又忍不住笑了。它的界面使得每一則update的開頭都是自己的名字,於是我們看到一長串的網友現況以第三人稱來呈現(這效果在英文界面裡比較明顯),如下例:

張小明早餐吃了蛋餅奶茶。
王美麗剛才上傳了轟趴照片到flickr。
李大同讀了今天報紙的頭條新聞。

各位,我們在什麼時候才會用這樣的方式說話呢?
不就是在幼兒時期嗎?幼兒還不會使用這個第一人稱時,凡事都以自己的名字的第三人稱發話。請參例句:

大同要騎車車。
小明不要吃飯。

而與幼兒對話的大人,也會把自己的話語降到幼兒的層次,凡是與成人交談時會用到我的地方,都自動的變成自己與幼兒相對的親屬稱謂。例如:

媽媽餵你喝奶奶(要讀成ㄋㄟㄋㄟ,才是正宗兒語)好嗎?
來,阿姨抱抱!

在文字組織上退化成片段不成章,言語模式退化成牙牙學語的幼兒階段,這可不是網路退嬰嗎?



因為有點相干,回收一下我2005年夏天寫的這一篇:部落客老鼠會

5 則留言:

  1. 熊熊看到題目,以為有人用網路把嬰兒退(還)掉(return),嚇了一大跳,還好只是網路退化的嬰兒。

    我也看過現在許多文章是一行一行的,沒有句點,最多是一些逗點。這樣的文章好像很流行?(不過會寫的還是寫的很精采,我只是不習慣看這種一行一行的。)所以當我寫那些分段又落落長的網誌,就覺得自己很像在開老太婆的部落格。

    可是不怕,來我那裡的都是不介意看拖泥帶水的文章的,所謂同樣的羽毛什麼什麼的,不就是這樣嗎?

    回覆刪除
  2. 我就是那退化的其中之ㄧ人啦~

    回覆刪除
  3. Janine,退嬰其實是日文用法,意指退化,我就是拿這個詞來玩玩而已。

    爐,是的,你那大熊、小熊、笨弟的,很有兒語的嫌疑!(別打我)

    回覆刪除
  4. 最早,我連圖都沒有,所以觀眾很少。 XD

    即使是現在,我的圖還是很少

    回覆刪除
  5. >所以觀眾很少。 XD

    那個.....可能是因為企鵝的話大家不太懂吧XD

    回覆刪除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