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芒種,最高興的就是拍到了麥田的芒種。稻子雖也有芒,但只是在榖粒上細細的毛,而麥穗的芒刺則長而明顯。
這一張湊巧拍到了麥粒間的小蟲
友人說這種尚帶青色熟度的麥子很好吃,隨即摘了給我嚐嚐。果然掰開來吃,裡頭還有微甜的乳漿。
平原上成熟度深淺不一的麥田

看慣了稻田的我,見了麥田,一樣激動得摩挲撫嗅,欣喜莫名。

華北有句諺語道:「過了芒種,不可強種。」因為芒種過後,即使下種,作物也會在成長期遭遇霜期,被霜凍壞,白費功夫。
台灣的芒種時節,稻子已接近成熟、甚至已經收割,田裡既然沒有作物,所以諺語云:「芒種蝶仔討無食」。另外「芒種夏至,檨仔落蒂」,表示香甜的芒果也進入盛產期。
節氣作為歲時間隔的時間點,也往往用來預測往後的天氣形態,有諺語說明芒種當日的天氣與其後的天氣正好相反。例如「芒種火燒山,大水十八番」和「芒種下雨火燒雞,夏至下雨爛草鞋」,都表示芒種當天天氣熱的話,接下來就會豪雨作大水。相對的,則是「芒種雨漣漣,夏至曬白田」。有趣的是,也有與上面完全相反的天氣預測,如「芒種雨,水流坑﹔芒種晴,日晒路」。
今年芒種過後幾天,就是端午,很快的夏至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