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尋根



後來我爹問我,那天在村子裡可有一種「前世曾來過,今生又相逢」的熟悉感?

不,沒有。

當我站在宗祠前面,我試著讓自己沈靜了幾秒,往內在找尋一種落葉歸根般的感動,可是,坦白說,我什麼感覺都沒有。
一直都有打算,有機會到了對岸要去找一找祖籍地,趁這次正經事辦完還有半天的時間,開始要找時,衡量客觀情況,就知道不太容易。



族譜上面寫的是「廿四/五都珠山夾水頭」,朋友告訴我廿四/五都的「都」字指的是行政區域,大約在縣城西北方不遠處。但是翻遍舊方志的地名,都找不到夾水頭這個地名,在廿四/五都的範圍內只有一個「合水頭」可能是我的目的地,但是不管是「夾水頭」或「珠山」或「合水頭」在地圖上都找不到。我素來引以自豪的考據能力,在這個沒有言論或知識自由的國家,網路處處碰壁,一點也發揮不出來。

在線上和老爸討論了一下,我認為「夾」和「合」的語義相接近,或許指的是兩水交界之處,很可能是同一地;老爸說這兩個字在閩南話的發音裡都有kap的唸法(例如依藥方配藥,閩南語就叫合(kap)藥仔),所以他也認為是同一地。

第二天司機和我往預定的方向出發去找,邊走邊問人。一路上都沒有看到族譜上寫到的「珠山」或是「夾水頭」,下來問了幾個人有沒有聽過這地名,也都搖頭。由於時間不多,必須在預定的時間返回趕上下午的飛機,幾次徒勞後,決定回車往南,朝機場前進。

車行至一路口,看到路邊等車的兩位長者,熱心的司機又不死心的停下來問。

「請問你有聽過合(hap)水頭這個所在嘸?」

其中一位老先生搖頭,而我已不抱任何希望。但接著老先生反問:「你寫出來我看看。」於是我們把地名寫出來給他看,他一看就說:「哦,是合(kap)水頭哦,就在XXXX。」

這一聽,我和司機精神振奮。問他有沒有認識這村子裡的人,他說有,再問那裡面有沒有我這個姓氏?他也說有,而且他還認識其中一個出來在大馬路旁開店的我的宗親。

於是司機豪爽的請這位陳先生上車,說要載他到目的地。陳先生帶我們尋到宗親,我們拿出兩邊的昭穆「字沿」比對,果然是同一族,聽說祖籍地還有新修的宗祠。於是問明村子所在地,隨即上路。進了村子,才知道此地現在名為「李西村」,若非正巧問到小有年紀的陳先生,要找到知道此地原名「合水頭」的人只怕大不容易。巧遇貴人,必是祖宗保佑!



一入村子就可以感覺到這是個經濟不錯的社區,村裡處處是樓房,舊式古厝反而少見,宗祠也蓋得美侖美奐。都還沒進宗祠大門,就先聽到裡面有個女人用著哭調在唱念著什麼。宗祠門口有個先生,自顧自的讀著報紙。出於好奇,我還來不及「認祖歸宗」,就先對著這女人猛瞧。聽她唱念的內容,似乎是要成為南海觀音菩薩的乩身,但不知為何要到宗祠來哭訴給祖公祖嬤聽。

觀察了半天,這女子乾脆像是耍賴地躺在地上繼續她的唱唸嚎哭,此時村子裡有人可能覺得有外賓在場,這女子有礙觀瞻(儘管我一再保證不受影響),所以派了另一女子前來勸退。

我就坐下來與門口的先生敘話,問了一次對方的字沿,知道這是位「叔公」級的人物,陸續又引見了另一位叔公,還有一位年齡與我爸差不多的族中大哥。他們告訴我,此地原名珠峰,古時候也的確寫作「夾水頭」,後來才改成「合水頭」,宗祠的柱子上則寫著「洽水」。我恭恭謹謹的拜了祖先,拉了幾位叔公和大哥一起在祠堂門口照相,又把手中的那份影印的族譜留在宗祠裡(後來有朋友打趣說,我應該去排比一下是否能和那裡的族譜接得上,如果接得上就可以去分宗祠祖產了!)

當天下午搭飛機回到台灣,次日就抱著電腦把裡面的照片秀出來給阿公看。康熙年間老祖宗們從原鄉渡海來台,不知歷經多少歲月、幾多波折,才在彰化縣境內安頓下來,繼續開枝散葉。到了廿一世紀,我前一天還在祖籍所在的村子裡,次日就回到彰化鄉下,拿昨天的奇遇跟阿公獻寶。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的興起對四百多年來歷史變遷的感慨。

13 則留言:

  1. 我這個沒有根的人
    很難想像.........

    回覆刪除
  2. 不管是血緣的或心靈的尋根,
    人好像自然而然會想這麼做。

    自從十幾年前,
    我花了一年時間為家族歷史作了記錄之後,
    從此我竟覺得「海闊天空」。
    不必再去想這問題了。

    回覆刪除
  3. 閩南語的表字真的很成問題,一個發音寫法百百種,加上日久音會變,從舊資料的地名找真是困難。這趟妳能找到祖籍地和宗祠,的確是很不簡單。

    我的感受和前面兩位萍飄者類似。一方面覺得家族史該做,一方面又覺得這些其實已經和我無關。

    如果有機會到母親家族兩三百年前的故里(因為他們家的家譜相當完整,三舅似乎也去過),我想我好奇的會是移民者與未移民者的發展有何異同,以及所謂家族是否還能找到外貌上的共同特徵。

    回覆刪除
  4. 上次明明聽大鳥說了家族裡的幾多長輩,怎能說是沒有根呢?況且你的姓較少有,找起來目標明確,難度應不高吧。

    若是在望,你竟然在十多年前就作了家族史嗎?真佩服。這次找到祖籍地,對我來說是開啟更多問題的開始,我也像judie一樣,想去看看移民者與未移民者之間的發展異同。

    回覆刪除
  5. 是啊!
    看了您這麼說,
    回頭去查了一下出版社網站為我那本書的簡介,
    第一句話就說:「這是台灣第一本家族史專書」。
    一九九七年做的研究調查,
    一九九八年出版,可以說是我第一本書。

    回覆刪除
  6. 若是在望,我也去查了,就是《莿桐最後的望族》這一本是吧?
    光看目錄就很引人入勝,我會去找來拜讀一下。

    回覆刪除
  7. 出版社的話,不代表「本人」立場。
    其實,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
    因為看到老家一些老照片很感動,
    因此「彷若潛藏心底深處的某些情感被喚醒,
    一心想探個究竟」
    如此而已。
    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做這事!
    我想這樣出來的的家族史會很有意思。

    回覆刪除
  8. 你找到(或差一點就找不到)宗祠的經過,好曲折離奇唷!如果不是熱心的司機又問了最後一次,如果不是恰好遇上知道你家的路人剛好在那,你就找不到宗祠了。

    人生許多事,都是這麼機緣巧合嗎?

    回覆刪除
  9. 赫 真好看
    心嚮往之………

    咱1直咬定島嶼福佬人大部份是不自覺有根滴
    這種歷史失憶症頭,打當年羅漢腳「兩跤夾1隻懶X」渡台就開始啦?

    回覆刪除
  10. to Janine,人生許多事當然都是機緣巧合。我甚至認為因為不受時地的限制,在網路上這種巧合發生的頻率還要更高一點。

    to 若是在望、苦師父,
    我一直對於"己身從何而來""現狀因何而生"等問題感興趣,所以發展出考證的不健康嗜好。關於家族史,除了唐山公以外,我更想知道我有沒有個平埔嬤、該去哪找出這個平埔嬤曾經存在的痕跡。林媽利的血緣研究對我而言只是指出個現象而已,沒有具體幫助。而先前受到書名吸引,去買了一本<我是不是平埔人DIY>,結果非常失望。裡頭充滿的是一些沒有根據的臆測之詞,這種臆測,根本不需要買這本書,人人也都可以DIY。

    總之,想找出我有沒有個平埔嬤,文獻實不足徵,大概只有靠機緣了。

    回覆刪除
  11. 合(kap),我在台北南邊也經常聽到這種念法耶。

    那天在義竹的時候,有老人說我念的福佬話 "近古音"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去中國安溪的時候也聽到這種唸法。我後來跟他說,台北不少地方還是這樣念的 :P

    還有若是在望,我剛升大學時看到你寫的那本書,真感動,想不到你居然出現在這邊哪....

    回覆刪除
  12. Hetero,有機會要來聽聽你的古音福佬話。

    至於若是在望為什麼會在這裡出現,根據我的部落格人際網絡印象來尋根考古一下:
    Arkun-bd-苦師父-湯姆大叔-avant-若是在望
    還好,這譜系算清楚

    回覆刪除
  13. Hetero,
    「我剛升大學時」語氣聽來好像很久以前的事
    「想不到你居然出現在這邊哪....」其實在這之前我也去拜訪過你的部落格(本想留言……)。
    「真感動」,我也是。看到你的留言。

    Arkun
    原來部落格也可以這樣「尋根考古」……哈哈哈

    回覆刪除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