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也是我家的餐桌:烏魚米糕



推薦north新書:島嶼的餐桌: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

寫部落格幾年,我最珍惜的除了是認識許多好朋友外,還有就是在某些話題的一來一往討論中,發現的新事物或是成就的具體行動。日前網友North出書,在《島嶼的餐桌》書中幾處蘊藏了我們對幾種飲食習俗討論的結果,讓我也感到具體參與的快樂。我雖自許為考證派廚師,讀了north旁徵博引的新書,卻不免要為自己很業餘、很隨興的考證而感到臉紅。可以這樣把家常菜的歷史娓娓道來,又沒有掉書袋的枯燥,這是我覺得north的文字最有魅力的部分。

承蒙North贈書,一直想寫篇文章來推薦一下,但文思枯竭,秃筆不順,才想了個取巧的方法:趁這個冬令進補的時節,推出(也是)我家的餐桌的私房進補菜,借花獻佛。

先前North寫到青蒜烏魚這道菜時,我提起家中的烏魚米糕,她說她還沒聽過這種作法,所以特地寫出作法讓大家參考。


1. 烏魚切片,以麻油香煎至赤黃,取出魚塊。

2. 切薑絲入原煎魚鍋爆香。

3. 糯米浸半個鐘頭,瀝乾,入鍋與麻油、薑拌炒。

4. 將炒過的米與煎好的魚片,一層米、一層魚片放入電鍋內鍋,以酒、水各一半(比例可依個人喜好調整)淹過米,加一點醬油、鹽,用電鍋蒸熟。


講到這裡我插嘴問了一件事,從小吃烏魚米糕時總要專心致志,切忌邊吃邊閒聊,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吃到魚刺。我問阿嬤為什麼不先把魚肉剔去魚刺再下去蒸米糕呢?阿嬤的回答很典型:"彼都老輩的人攏安呢做啊。"屘叔說,以前的人是在魚、米入鍋後,用筷子將魚肉搗碎,順便揀出大根的魚刺。但偶而仍然會留下揀不乾淨的魚刺,所以吃的時候還是要小心。現在當然可以變通,先剔去魚刺再下去蒸。

這道烏魚米糕應該是很有歷史的菜,因為屘叔又講了另一種前電器時代的作法,就是要憑經驗,在魚、米都入鍋後,再慢慢的添酒與水,待米吸飽水份後再漸次添加(聽起來像是義大利燉飯Risotto的作法),直到米糕全部燜熟為止。

這是最近閒坐時請阿嬤口述如何作烏魚米糕,再加上屘叔增補的作法,台灣資深主婦的食譜,照例是沒有參考份量的,請原諒。

18 則留言:

  1. 頭香!!(有臉書之後,部落格搶頭香的習俗好像有比較消退說)

    回覆刪除
  2. 我是聽說,搶頭香在無X小站比較流行。

    回覆刪除
  3. 我沒吃過烏魚米糕,但吃過朋友母親所做的傳統的"雞酒米糕",做法和上述的烏魚米糕很像,只是烏魚塊換成雞肉,並非用電鍋蒸煮,而是燒柴用大竈和大鐵鍋炒,漸次加酒(正統做把法是不加水的),不停翻炒一小時左右,非常累人且需要經驗的工作。這樣的米糕,滋味實在美到無法形容。

    我們家嫌烏魚太腥,很少吃,是到高雄工作那段時間才學會吃烏魚,多半是煮成米粉湯。

    烏魚和台灣漢人移墾史很有關係。有學者認為最早來台灣討生活的人,應當是為了捕烏魚而冬季暫留台灣的漢人漁夫。

    回覆刪除
  4. 光看這做法,就覺得好吃到不行,這食譜我就收下,趁現在烏魚正對時,應好好演練一下。在次謝謝考證派廚師。

    回覆刪除
  5. 烏魚跟台灣移民史有關?這個考證派廚師真的要好好去考證一下,因為我最容易被故事行銷了。其實烏魚的腥味應可克服,深色的魚肉聽說比較腥,要是我來作的話,八成會只留白肉下去煎。

    雞酒米糕我好像在鄉下辦桌的酒席吃過,光用想像的就覺得大竈翻炒的滋味一定極為美妙。

    north,我很高興烏魚米糕有機會在你家的廚房亮相!

    回覆刪除
  6. 讀食譜是很過癮的事
    特別是有故事的食譜

    雞酒米糕是不是麻油雞油飯呢?
    為什麼有時叫做米糕、有時叫做油飯呢?

    回覆刪除
  7. 對耶,為什麼鹹的米糕不直接就叫"油飯"?
    我想到幾個動詞,我們都是說「tīm」米糕(燉米糕),「tshìng」油飯(蒸)或是「hip」油飯(悶),卻從不會說「tīm」油飯。

    回覆刪除
  8. 以前聽過一種解釋,油飯是糯米已蒸熟後再來炒、調味,而米糕則是生米調味後下去蒸。因為不太放心,就再查了教育部國語辭典,果然寫得很清楚。

    油飯:一種炒製的米食。將蒸熟的米飯,放進爆香的佐料中炒拌均勻。

    筒仔米糕:一種點心。其做法為先將糯米煮成半熟,撈出瀝乾,再將半熟的米倒入鍋中,以中小火不停翻炒,一面翻炒,一面淋下高湯,至米熟透加佐料拌勻,取一節竹筒,筒底鋪一層肉料,上蓋炒熟的米約八、九分滿,放入蒸籠或蒸鍋以大火蒸二十至三十分鐘即可,食前倒扣出來,亦可淋加醬油或香菜,以增香味。

    回覆刪除
  9. 原來是這樣啊
    感覺像是北部粽和南部粽的分別
    但北部粽子是炒過再蒸
    南部粽則是整顆生米下去水煮
    其實都是米製品,口感卻很不一樣,烹飪真是一件神奇的手藝~

    回覆刪除
  10. 我也買了這本書,也想煮幾道自己比較熟悉的。
    真是好吃,不,好書。

    回覆刪除
  11. 之前我大姐給我一小包糯米
    我一直沒有動力做糯米食品(嫌麻煩)
    這次橫了心 決定來試試"銀尾米糕"("銀尾 澎湖帶回來的魚)
    把糯米泡水(兩人份一杯即可)
    我泡比較久 好幾個小時
    然後熱鍋 煎銀尾(怕都用麻油太燥 煎魚還是用一般油)
    魚煎起來之後 鍋子下麻油
    爆香薑片 把糯米下鍋 翻炒
    視情況加酒加水
    最後把銀尾的魚肉(煎了之後剔起來)加進去拌炒
    非常美味 比較像是油飯的感覺
    但和傳統油飯的風味有別
    而且 沒有我想像中麻煩
    以這種麻油薑片炒糯米為"基本款"
    應該可以發展出各種不同版本的油飯(黑白炒)

    回覆刪除
  12. 我是直接在鍋子裡炒到米熟為止,加了一點點鹽巴。

    回覆刪除
  13. 恭喜實驗成功!可以再多講一點銀尾吃起來像哪種魚嗎?

    回覆刪除
  14. cit_lui_hoe@hotmail.com2009年12月20日 晚上7:41

    (土魠+秋刀)÷2=銀尾

    回覆刪除
  15. 前兩天買了這本書 這兩天空檔時間正在翻書享用佳餚

    回覆刪除
  16. 讀到一個說法:米糕掺酒、油飯不掺酒。(洪惟仁《台灣禮俗語典》頁31)

    回覆刪除
  17. 今天我家也吃烏魚米糕,配上蘿蔔湯,真是晚秋極品啊。據說小時候媽媽的桂圓甜米糕是為了讓小孩不尿床的,是真的嗎?

    回覆刪除
  18. 我的粗淺印象是,大人們認為“厚尿”是因體質虛寒,而桂圓屬燥熱類食品,所以吃熱補可以改善虛寒體質,也就減少尿床的頻率。

    上週在巿場魚販攤位上有看到鳥魚了,我家倒是還沒聽說要作烏魚米糕。

    回覆刪除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