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故意混用餛飩與扁食,館友們也提出了對這二者之間差異的看法。仔細想想,這食品不但是名稱意指模糊,連外觀也有很大的差別。除了大小有別、內餡各顯神通外,餛飩扁食包成的形狀也人人不相同。有包成元寶狀的,有輕手一捏成為圓頂散尾水母狀的(我習慣包這種最簡單),也有包成包袱狀的。最麻煩的是,「餛飩」、「扁食」這兩個詞早期指的既不是餛飩、也不是扁食。
北齊顏之推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你想想青龍偃月刀的形狀,就知道這裡的「餛飩」指的應該是現在我們稱做「餃子」的食品。又,清代蒲松齡曾有詩句云:「扁食捏似月牙彎」,則扁食指的也是半月形的餃子。直到民國時期山東的《濰縣誌》(1941)還有記載:元旦,「無貧富均食餃子,俗呼曰餛飩。」
其實從「扁食」的扁字來推測,也是餃子比較接近「扁食」兩字要表達的形狀。
民國後才出版的《清稗類鈔》有云:「北方俗語,凡餌之屬,水餃、鍋貼之屬,統稱為扁食,蓋始於明時也。」 餌指的是麵食類食品,照這樣看來,北方是把餛飩、餃子混稱,現在我們對水餃/餛飩的區別,只怕是很晚才形成的。
這一團混沌,著實令人頭大。
[延伸閱讀]:
扁食、餛飩、抄手、雲吞,有何差異?(同樣也引了《清稗類鈔》,但這篇作者似乎沒有注意到那偃月的特徵,以及餛飩一詞原有的歧義性)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
-
粟仔收煞,稻草嘛會使提來利用。作穡人ka割落來个稻草縛做一束一束,叫做摠草。摠好个草會使提去kham竹跤(熱天保持土跤个水分,寒天保溫),嘛有人提去拍草索仔。我哪是看著田底有摠草,就放心啊。尚驚个就是無欲閣利用,乾脆給放火燒田。我滯佇風尾,見擺人leh燒稻草,我个目睭、鼻仔做一下...
-
趕在臭小子開學之前,我們全家安排了一次東岸之旅,住宿地點是巴卡拉民宿,巴卡拉,其實是 南竹湖的阿美族名Parkara'ac 。Parkara'ac的意思是白螃蟹,因為部落從前有許多白螃蟹,但不知多少年前早已消失。我記得太巴塱也有白螃蟹的傳說,但是同是阿美族語,pa...
-
今年我家的年夜飯有個大突破,就是戰勝保守勢力,決定採用年菜外帶。當然老祖母不是那麼好商量,該拜拜該準備的食物還是一樣不能少。所以十九個人圍爐,只叫了一桌年菜,另外每戶再推出兩,三道私房年菜。我媽要煮"魷魚蒜",這是一道讓我在美國時作夢都要留口水的美味湯品。記得當年在美國時,到了歲...
讀過閣下的另文考證
回覆刪除似可論略島嶼稱餛飩為扁食(區分水餃和餛飩)或在清季?
是麼
讀過閣下的另文考證
回覆刪除似可論略島嶼稱餛飩為扁食(區分水餃和餛飩)或在清季?
是麼
K`h`o,你真敏銳,目前資料確是指向清季,考證還在朝這方向繼續。
回覆刪除K`h`o,你真敏銳,目前資料確是指向清季,考證還在朝這方向繼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