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旅行時,吃東西就比較傷腦筋。下榻的飯店固然有提供早餐,但我謹遵朋友指示,到巿場裡去找早餐店。
說起來我實在很欠考慮,進了巿場第一家小小窄窄的店面就給他坐了下來,還呆呆的不會點。老板娘問我吃什麼,我記得朋友說的在地絕佳早餐是麵線糊加油條,就點了這組合。老板娘問:要加什麼,眼神指向玻璃櫃中的各色配料,有菜脯、蝦米、豬肝、瘦肉、大腸、鹹菜等等,我挑了大腸和豬肝,點了油條請她切了送過來。
後來才觀察到,用手持油條沾麵線糊吃才是正宗在地作法,切塊吃太幼秀了一點。
總之,麵線糊端了上來。這裡用的不是紅色的炊仔麵線,而是白色的軟麵線,糊裡的麵線比台灣的稀少一些。但我舀了一口送進嘴裡,卻大感驚喜,湯頭味道好極啦,胡椒的辛辣正好提味,滷的大腸也很鹹香合度,等油條泡軟了一起入口,哇!真是太滿足了。
要不是先前在尋覓的過程中先買了其他早點,已經吃不下了,只吃一碗實在意猶未盡。吃完了算錢,只要飯店早餐的四分之一價格,太太太物超所值了。後來有機會吃了飯店版的麵線糊,大為遜色,當場很得意自己的幸運,偶然走進的店就吃到了這樣的美味。
然後又看到水果攤上金黃可愛的迷你蜜桔,買了來吃。超迷你的桔子只有我的拇指大,皮薄好剝,裡頭超小型的果瓣好像小時候吃過的作成橘瓣狀的日式硬水果糖。而且甜酸怡人的程度就和那橘子糖不相上下,太好吃了啊~~啊~~啊~~啊~~。如果我的幸福橘子園也種這種蜜桔,那會讓我幸福得像要上天堂!我幾幾乎想要走私一些回來孝敬家人。
出巿場的時候,看到兩位老太太梳著精緻的髮髻,不但有玉蘭花及長春(塑膠)花的裝飾,還垂掛著一、兩條金鍊。我鬼鬼祟祟跟在後頭看了很久,把相機放在胸前仰角往上盲拍,拍到了這張。後來鼓起勇氣請求同意拍照,人家搖頭拒絕,我就訕訕然離開了。
怎麼可以貼這種照片?
回覆刪除這幾天我一天比一天想吃點中式飯菜,
什麼都好。
本來放學後想繞到住處附近餐館買份炒飯提回來吃,
結果在龐飛麗公園逛太久了,來不及去買。
午餐後,就看到這個,
真是……
羨慕!
拒絕你還貼...
回覆刪除看了你的幸福橘子園,就明白人家不說「風乾福桔皮」還是有點道理。你應該擺上妳的拇指的...這樣才有實證精神。
桔子簡直是藝術品!
回覆刪除不過我懷疑渡海之後是否能夠長得好,還是已經有人栽種?
麵線糊加油條看起來就很好吃,有加香菜與烏醋嗎?
若是在望,這圖壓了好久才貼,總是不能老讓館中來客看著空無一人的稻田XD。不過我是深刻了解孤身在異國,想吃家鄉味而不得的煎熬。當年就是因為這樣才開始自力救濟,學會下廚弄點東西吃的。
回覆刪除gava,幫主責備的是,小的下次不敢了。至於放拇指,本來也是有想到。但是那桔子那麼好看,像店小二說的藝術品,我實在不忍心破壞畫面。
店小二,香菜是有的,烏醋倒沒注意。台灣有沒有栽種,這就等我來請教我的後山阿叔吧。
本來想問,一早就吃麵線,會不會太豐富。可是又馬上記得,在爸爸南部的老家,一早就去魚市場買新鮮的魚,回來煮清魚湯加麵線,是最鮮美的早餐。吃得頻頻咂嘴的我,當時可沒嫌太豐富呢。
回覆刪除那張橘子照,真是漂亮得沒話說,看著照片就能想像她的水份和甜味。
Janine,美式早餐不也是火腿、培根、奶油、煎蛋的很豐富嗎?
回覆刪除橘子照感謝大家不棄嫌,其實在旅館裡找不到乾淨背景,只好放在廉價沙發上拍,辜負了它的美貌和美味。
我一直在研究橘子照的背景,猜不出質感,還以為是Arkun的皮包呢。漆黑的背景配鮮嫩的橘色,我覺得很是很漂亮的配色耶。
回覆刪除你敢吃他們的油炸檜呀?你看了炸油的顏色了嗎?乾淨嗎?發黑了嗎?有臭油味嗎?沒問題嗎?你不擔心嗎?
回覆刪除哇,Eiko,妳一連問了七個問題,吃個油炸檜有那麼嚴重嗎?
回覆刪除其實這家早餐店自己沒有炸油炸檜,我猜他們是去批來賣的,所以也無從觀察炸油的品質。
我擔心嗎??不、不、不,我只是吃得很開心。
吼!我大約20年前回臺灣時,在礁溪的早餐店吃了一次豆漿油條,那股油臭味至今仍然不敢再吃任何地方的油條,總覺得很油膩,而且奇怪的是那時候女兒7歲,她也因為那次的嘗試,至今不敢吃油條。反正我們覺得喜歡吃油條的人實在不可思議,所以連續7個問題!
回覆刪除世界上有2種無論如何無法下口的東西就是香菜和油條,居然是您的最愛!真是志不同道不和呀~~
初次發言,希望沒太冒昧。看到這個豬雜麵線糊,就讓我想到,四月中才去泰國曼谷時吃到的豬肉粥與豬肉湯河粉。裡面也是有豬心、豬肝、豬肚、豬肉丸子,還有蔥末薑絲以及油條。距離泉州更遠的曼谷,竟然也有豬肉粥,還寫著繁體中文,華人移民的飲食真是代代相傳。
回覆刪除Hi James,歡迎你來。東南亞早就有閩、粵華人移民,所以有跟台灣相類的飲食傳統倒不足為奇。只是我比較常聽到馬來西亞的情形,對泰國的華人文化及飲食並不清楚。
回覆刪除連過去看你的網誌,你的研究很有趣的樣子。四月中去泰國該不會也是去做田野調查吧?羨慕!
Hi Arkun板主
回覆刪除不算是去田野,我的田野在台北城區。去泰國純粹是去轉換心情。不過也算是去驗證研究文獻中某位關鍵人物提到的泰國飲食景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