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9日 星期日

日久他鄉是故鄉

年前提著劉老師愛吃的肉鬆去看他,撲了個空,才聽說他住院了。大年初一又聽說他住進加護病房,只靠呼吸器維生,那一陣子每一通電話響鈴都讓我提心吊膽。

那日,當我在讚頌新春的嫩芽時,劉老師離開了人世。

劉老師和邢老師一家,和我們當了二十年的鄰居,但我們不只是鄰居。

剛搬到舊家時,年幼的我們還沒接觸過任何外省人,對隔壁這一對夫妻濃重的山東口音感到恐懼,話都不敢多說一句。

劉老師一家在台灣幾乎沒有親人,再加上語言隔閡,社交圈子一直就局限在少少的同事幾家人。倒是和隔壁的我們感情深厚,互相串門子像走自家灶腳。劉老師總是笑嘻嘻的逗我們說話,閒暇時還是爸爸的牌搭子,劉家的哥哥姐姐和我們打成一片,邢老師更把媽當成密友,許多體已話只對媽傾吐。

在知性上,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我,有一部分要感謝劉老師。當年劉老師知道我喜歡讀書,就把他收集的兒童讀物<新生兒童>拿給我看。印象中,那是新生報每週附編的一小冊兒童專刊。劉老師收集了好幾年份的<新生兒童>,把它裝訂成厚厚的許多冊。即使是在當年,那些冊頁也已紙色發黃,觸手零落成虀粉。

然而對我而言,那破舊的書頁裡別有洞天。我的性格內向,漫長的夏日午後,當童伴多在外面玩時,我會爬到屋頂陽台邊的樓梯,就著暑熱、陽光、及偶而的涼風埋首進入書中的世界。是<新生兒童>讓我接觸各種兒童文學,許多民間故事及西洋文學著名的作品在那時已深植記憶深處,多年後仍然受用不盡。年歲漸長,我傾向文史的性向愈趨明顯,甚至今日忝任教職,回想起來,我知道這條路早在當年的夏日午後就已定調。

考高中時,我因著幾分的差距沒考上第一志願,家人難免失望。劉老師偷偷拉著我媽說:「妳別罵她呀!」,然後找機會用「寧為雞首,不為牛後」這句話來安慰我。

考大學時,因為山東有句俗話:「上堂餃子下堂麵」,所以在聯考前夕邢老師剁餡,劉老師包餃子盛了滿滿一盤端過來給我吃。我考上大學、唸研究所、出國留學,每個階段的成績劉老師一家都和我們家一樣高興。

後來我們兩家都搬離了原本的社區。拿到學位回國時,我去看劉老師,並且送他一個繡有校徽的皮革書簽當禮物。劉老師反覆把玩,還很高興的指點給後來才進來的邢老師看。那天我曾特別提起他當年借閱<新生兒童>的這段因緣來謝謝他,劉老師呵呵笑著沒有回答。中風後反應比較遲鈍的他到底是否聽進去了呢?

劉老師在1949年輾轉來台,自己早就不記得生日是哪一天了。多年來,他的子女都以八月八日爸爸節來為他慶祝生日。我曾想著,找一天應該把我對他的感激寫成一篇文字,在他生日時送給他。

那願望因著我的疏懶,終究是永遠來不及了。

愛與思念、感恩或歉意,別在心裡擱置直到過了期。

祭拜劉老師時,我哽咽難言,還讓大嫂和三姐反過來安慰我。劉老師在加護病房中曾短暫清醒過幾天,她們轉告了我去看過他,插著管子的劉老師沒能說話,只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所以在他臨終前最後的意識清明,我的心意曾經短暫的停留在他的思緒裡,聽說這事讓我的憾恨稍緩。

作頭七時,劉家小哥哥說希望能找一位會用國語唸經作法事的法師:「不然我爸聽不懂」,但是人人都說有困難,這憾事又讓我感到沈重的哀傷。

我想劉老師當年來台,必不曾預料自己終將在台灣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然而他的兒女孫輩全在台灣出生,身後亦長眠於此。劉大哥說請的葬儀社和火葬後的塔位都在大村,就是劉老師早年工作的地點,也是他們從小長大的地方。能讓父親葬在熟悉的地方,他們感到很安慰。千山萬水外的山東青城,遙遠而陌生,怎能比得上幾個孫女的笑語真實?

告別式上沒有我說話的餘地,只能在此以輓聯與敬愛的劉書林老師(1924-2006)作別:

故土爭如斯土親?日久他鄉是故鄉。

願他安息。

 交工樂隊,<日久他鄉是故鄉> 4:29

7 則留言:

  1. 很動人的一段忘年情誼,疏懶貽誤成憾恨,人生!唉!
    願 劉老師安息。

    "漫長的夏日午後,當童伴多在外面玩時,我會爬到屋頂陽台邊的樓梯,就著暑熱、陽光、及偶而的涼風埋首進入書中的世界"
    小時,甫自鄉下搬到都市上學,鄰居沒有同齡相識的玩伴,我也有過這樣一段類同的閱讀經驗,如今回想,也是影響我許多許多。

    回覆刪除
  2. 我也很感動。

    其實回台北,三不五時都會去找老師(不只是論文指導教授)。有一次老師帶我去吃免錢飯,碰到系上其他的老師,他很自豪的對那老師介紹:「這是我二十年前教過的學生,從事台灣文化的水土保持工作!」偶而我懷疑自己會不會太那個了,可是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或許老師會覺得有我這樣的學生很幸福吧 ^^

    回覆刪除
  3. Arkun
    寫得很好,很感動。

    回覆刪除
  4. 寫這篇時,自己流了好幾缸子的淚,朋友們陪我感動一番也是應該的吧。

    這個週末,送走了劉老師,去看了手術後恢復中的W老師,再去拜訪了健康急遽走下坡的C老師,前輩衰老的速度令人心驚。

    回覆刪除
  5. 年歲漸長,煩惱愈繁.
    小時不知大人何以鎮日眉頭深蹙
    但長大之後,歲月流逝,美好的事物過去
    擔負的壓力漸多....
    這便是人生吧!
    所以我也慢慢學習捨去,慢慢在心中練習親人或朋友的離開.
    唸大學時,系上也接連走了三個我所敬愛的老師
    老師的身影,每在夢裡出現吶~~
    珍息身旁的朋友,留下美好記憶,便是我們能作的吧
    記憶終究會成為永恆...

    回覆刪除
  6. 看了這篇也蠻難過的, Arkun 你是幸福的, 有這樣的前輩, 你可以看一下 Tuesdays with Morrie 這本書, 真的會對死亡有不同的感覺...

    回覆刪除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