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3日 星期一

學海無涯

早在被polanyi點名作作業之前,就從老貓學寫的這一篇看到他把余英時先生列為最喜愛作家第一名,當時甚感戚戚焉。

這兩天趁著工作空檔,就把《方以智晚節考》看完了。誠如老貓學所言,這書媲美推理小說,高潮迭起。余先生考證文字之精審,以及詩文詮釋的功力就連與他打筆仗的人都譽之為出神入化。在這書中,余先生對於名列明末四大公子的方以智之晚年交遊,以至於時人極度隱誨的方以智殉難過程有極精彩的考據。特別是<方以智自沈惶恐灘考>這一篇,一層又一層的證據分析詮釋,讀來讓人心跳加速,直欲一口氣翻至篇末而後快。

許多資料匱乏,因而先前只能暫以情理推測的部分,余先生則在數年後,因為獲見新資料而獲得證實。有一段他讀到新出土資料時的心情道:余讀...至此,不禁拍案而起曰:此案可以完全定讞矣!研究有所獲之興奮狂喜,讓人感同身受。

余先生自敘,為了考據方以智晚節,並且研究明遺民之政治動向,他細讀了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日後並因之撰成《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一書。

陳著藉箋釋錢柳因緣發揚晚年心曲,而余因陳著《論再生緣》照映其失根海外之彷徨,更進而藉陳之詩文證見前輩晚年心境。自柳如是→陳寅恪→余英時因著這幾本書串起三百餘年的歷史及考據,原本就是一樁嘉話。余先生對陳寅恪先生的詩文釋證,更獲得陳先生輾轉傳話「作者知我」的肯定,這大概是作考證的人能得到的最高讚譽了。這些人生軌跡的輝映使得原本硬梆梆的史料考據憑添不少人性的溫暖。

當年我到底是先讀《柳如是別傳》,還是先讀《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早已不復記憶。然而疏懶庸才如在下,每每因閱讀不豐而感到思緒停滯;這時我就會拿起其中一本,讀一讀大學者出神入化的考據,想像一下淹博過人的陳寅恪如何在目盲之後仍能引經據典口述那煌煌巨作,嘆服余先生藉釋證詩文洞察前人心理狀態之智慧,欣羨這兩位幾乎不可企及的學問高度。

然後摸摸鼻子,承認自己是庸才,必加倍努力並戒除部落惡習方得以在學界生存。

可是你瞧:我才說嘴呢就打嘴了。




柳如是別傳 (很豪邁的全文上網)

上一次被點名寫的:部落客老鼠會

4 則留言:


  1. 余氏洵當今巨儒也,《方以智》誠好看,后來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卻更夭壽厲害。
    許多模糊糊都讓他給釐清啦,前此見北京3聯簡中版,1千3百多頁兩厚冊,方售台票240(!!),恨得牙癢癢。

    回覆刪除

  2. 呵,果然我這兩年按兵不動是對的,剛去下訂了,多謝報馬。

    回覆刪除

  3. 呵呵,同好同好。看你的讀後感,又勾起我當年初讀「方以智」的心情,完全一樣。那樣在層層疊疊的線索迷霧中,逐步撥開,情節越清楚,可是時代的悲壯越沉重的閱讀體驗,真是讓人畢生難忘。

    回覆刪除

  4. 是啊,不過除了時代悲壯之外,方以智的父子,叔侄及友朋之間的情誼也讓人感動不已。



    回覆刪除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