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貼文了,不過了解Arkun的人都知道,每當台灣人舉國若狂的過起西方的節日,我就要出馬潑冷水掃興。
我當然完全尊重基督徒過耶誕節的理由,只是其他的非教徒也在這一天過著很奇怪的以消費及派對為主的台式Christmas,甚至連阿扁總統都考慮這天要放假,真是讓人感到莫名其妙。(請恕我罵起人來力道不足也不夠流利,具體的反對理由,敬請參考沙漠玫瑰很痛快的這一篇。)
這一回,要提倡過自己的冬至節。
之前,冬至對我最大的意義就是我媽會在這天作鹹湯圓。我家鹹湯圓的餡料有香菇,肉末,紅蔥頭,蝦米,炒起餡來先就香氣四溢。為了包入足夠的餡料又怕一下鍋就破掉,那湯圓包起來著實需要一點技術。
除了餡料香之外,大骨熬的湯頭裡再加上茼蒿,菠菜及蒜青等等,鍋子裡浮沉著熱騰騰的湯圓,青白相間的清清楚楚,真是既悅目又溫暖腸胃的美食。
當然我對鹹湯圓的愛好並沒有消退,只是最近這幾年,我愈來愈欣賞冬至這個日子被忽視的意義。
以前聽說「冬至大如年」時,不免感到疑惑,除了吃湯圓之外,台灣的冬至好像感覺不出它隆重的程度。翻翻古書,才知道冬至原來是周代的新年,所以早期的冬至習俗幾乎都比照過年。
〔漢〕崔寔 《四民月令》「十一月,冬至之日,薦黍羊,先薦玄冥於井,以及祖禰。齊饌掃滌如薦黍豚,其進酒尊長及脩謁刺
賀 君師耆老如正月。」「十二月日…前除二日、齊饌掃滌,遂臘先祖五祀。其明日,是謂小新歲,進酒降神,其進酒尊長及脩刺
賀 君師耆老如正日。」
漢代的冬至及新年同樣都有灑掃房屋,祭祀祖先及互相拜賀的習俗。而且這「脩刺」一詞明明白白的告訴你,賀年卡可不是什麼西方的玩意兒,人家早在漢代就這麼作啦。讀了這些記載,我才恍然大悟:小時候聽大人說:吃了冬至圓就多了一歲,原來是因為冬至就是周代的過年,當然過年就多一歲了。
大家都知道冬至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照中國人的陰陽信仰看來,既是日照最短,相對的陰氣也最強,陰氣強則鬼魅疾病趁虛而作。這麼一個危險的日子,怎麼會跟過年的歡慶畫上等號呢?
實因人類的思維自有其變通之處,冬至之成節,正因其黑暗的力量及陰氣達到極限,物極必反的結果便在陰氣到達顛峰之時陽氣也悄悄萌發孳生,故而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換言之,最黑暗的日子也就是最有希望的日子。太陽從夏至之後一天一天的離北半球愈來愈遠,幾乎讓人感覺日照即將永遠消失,然而只要過了冬至,那溫暖陽光又逐漸的歸來。所以冬至實為一慶祝太陽新生的日子。將慶祝太陽新生的日子作為新年的開端豈非十分恰當?
其實世界上很多文明都是如此認知冬至與太陽的關係,也各自有相對應的節日習俗(請參閱 Wikipedia的 Winter Solstice)。基督教文明進入歐洲之後,既無力完全去除異教的民間信仰,惟有融合吸納既有的冬至習俗進入本身的體系,遂將一慶祝太陽新生的日子轉變為慶祝基督的新生,便成了現在的耶誕節。
到頭來,耶誕節原來就是冬至的變形。所以那麼多人巧立名目的過耶誕、送禮物、吃大餐、會情侶、開派對,完全不知道節日的意義,卻不是夯枷?
回覆刪除實在是有趣的民俗解說。沙漠玫瑰的「打砲節」也是一語驚人,鼓掌鼓掌!只是,Arkun,耶誕節是基督教吸收異教文明而創造出來的節日,真是這樣的嗎?若確實如此,還真是令我好奇,應該研究一番。
回覆刪除哇,引用的那一篇真是痛快淋漓。
對我們住在基督教文明國家的人,我們自己的傳統過年過節隨子女的成長,已經都沒過年節的感覺了。演化的結果,台式感恩節吃火雞,但雞腹內則塞糯米飯。至於「耶誕節」,對於我們這些非基督徒來說,則是看燈飾的好時機。至於下一代,她們確實是過「聖誕節」了,因為她們都成了基督徒。
回覆刪除嗯,蠻醍醐灌頂!
私以為識得節日旨意是必要滴
(有勞老師您多開示囉)
過節卻是不必要滴
(理由從略---因為-是-來-亂-滴)
Maavey,這耶誕和冬至的關係可不是我胡扯,早就有人提出啦。這篇算寫得較清楚簡潔的。
回覆刪除Freeman學長,我以前也很愛看燈飾呢。
苦桑很久沒來亂了,叫人好想。這過節有什麼難?明天來教你幾招冬至進補之法,有得吃就算過節啦!
回覆刪除美國社會最新的政治正確是不可祝大家 Merry Christmas, 要說Happy Holidays, 不然會挨批! 當然這搞得很多基督徒不爽! 後來有人更正確只說 Happy December event!
回覆刪除我從小是既過冬至又過聖誕節的。
不喜歡商業化的聖誕節,也不覺得這個節日必須成為國定假日。
聖誕節從冬至演變而來,冬至圓也可以當成慶祝聖嬰誕生的食品,基督教在地化的可行方向。
我們教會聖誕節通常會準備聖誕糕,算是慶生。以前多是傳統的鹽雪糕、綠豆糕,現在大部分都用蛋糕代替了。
回覆刪除又,我還以為Arkun會介紹九九消寒圖的用法呢。
九九消寒圖請看這裡。
回覆刪除我找的這一幅卻看不出可以從哪裡描畫,所以就解說從略了。
回覆刪除雖然不是灰姑娘,可是每天總也趕在天黑前回到雙餘館,不為別的,只因天黑了之後看不清楚腳踏車號碼鎖上的數字,甚是苦惱。本想等冬至過了,這情形會逐漸改善,今天一出辦公室,發現到處都有耶誕燈飾熱鬧得很,不怕看不見號碼鎖,不由得又是好氣又是好笑起來。
嗯..還好有看這一篇
回覆刪除那就祝阿空新年平安順心
我最近又買了 Underground 的 DVD 版
VHS 不見了
時間匆匆,這已經是兩年前的文章了。
回覆刪除對照judie姐的文章,似乎這耶誕節對清教徒來說也挺「異教」的。
在寒冷的北方,冰天雪地外加冬夜漫漫,真的會覺得有過節的需要,否則真的是會很悲。可在台灣的時候,也許冬至正好可以拿來沈澱心情吧。
很好奇,冬至看來是比較符合「新年」的意思,為什麼農曆年的新年在周代之後會訂在其他日子呢?
ifan,難道兩年前你就讀過這一篇了嗎?我一直以為妳是新來的(相對而言啦)。
回覆刪除關於農曆新年的日子變動,據我所知是因為各朝常有改曆之事。http://www.geocities.com/calshing/chinesecalendar.htm#中國曆法簡史及主要的改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