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1日 星期六

先有米還是先有粽?

這可不是腦筋急轉彎哦,在公布答案前,先來看幾張照片。

端午早上拍的,現在稻穗已經「勾頭」了,再過一個多月就可以收成。

可能剛去巡田回來的老農

戴著斗笠的老農騎著古董級的腳踏車在鄉間小路緩緩前行,這是以前台灣農村常見的景象。上週看到這熟悉的一景,油然生起一股衝動,停下車來,不敢驚動歐吉桑,躲在車子裡偷偷的照相。沒有老農,哪來的稻米?

然而真的要有米才能有粽嗎?

文獻上所能看到的最早粽子,出自以下引的這段文字:

[晉]周處《風土記》:「俗重五日,與夏至同。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栗、棗,以灰汁煮令熟。節日又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鼓麻蓼,名曰葅龜。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包裹未分散之象也。龜表肉裡,陽內陰外之形,所以贊時也。

[附註]作者周處就是「周處除三害」裡的那位周處240299)。

菰葉就是筊白筍的葉子,由此推想晉代的粽子應是狹長型的。菰葉裡裹黏米,名字又叫角黍,可見所用的穀物是黍,即小米,而非稻米。而且歷史上最早的粽子不是肉粽,而是鹼粽。舊時台灣人煮鹼粽時,可沒處買現成的鹼,通常是抓一把稻草燒成灰,加水形成碳酸鉀(K2CO3)再用這灰汁來煮鹼粽,這與公元三世紀時的作法幾乎是一模一樣!

另一種端午節食則讓人瞠目結舌,「葅龜」用現代白話文來說,大約等於豉香椒鹽龜肉。晉人端午就吃這玩意兒,夠勁爆的吧Orz

R0011082

除了粽子,台灣人端午節還要吃兩種當令的時蔬:菜豆及茄子。

俗話說:「 食茄吃到會搖, 吃豆吃到老老」,只是現在沒有人能忍受胖到肉會搖的程度了吧?

先有米還是先有粽,你猜對了嗎?



卑南族-美麗的稻穗01:08

21 則留言:


  1. 還有,我媽告訴我,今天可以把藤床翻出來睡了,因為俗話道:未吃五日節粽,破裘不甘放,今天吃過五日節粽,所以可以換季了。

    回覆刪除
  2. 我相信古人會做很多超級勁爆的事!比如漢代墓穴裡填滿大量花椒楜椒等辛香料, 大概和防腐有關, 小時候看到這樣的考古紀錄都覺得下葬像作菜!

    "舊時台灣人煮鹼粽時,可沒處買現成的鹼,通常是抓一把稻草燒成灰,加水形成碳酸鉀(K2CO3)再用這灰汁來煮鹼粽" 好科學的方法!
    亞洲古人用灰可用多了, 新石器時代的黑陶那黑色就是在陶胚上灑上灰再入窯燒就變成這樣的黑!

    回覆刪除

  3. 果然如BD說的,專業知識掉滿地,orz..

    回覆刪除

  4. 天啊, 那桌菜看得我的魂都飛了

    回覆刪除

  5. BD,kuo,Lili,我寫這些東東多少有為海外遊子報導的心意。還想看什麼呢?駐台業餘記者可以抽空為您服務。

    回覆刪除
  6. 前此在BD那讀到「樂多改界面沒法貼音樂」,
    1時不明其土地堂,今夜又見Arkun姊重申,還將音樂委屈地掛到回應欄。

    最近沒在樂多發文,竟不知時代變化快,匆忙去開管理頁面,
    才發現,
    猴啊,
    反而是改得好貼音樂啦。

    諸位有冇注意到「追加內容」欄位上最右邊有個Icon
    < >
    1)點擊此1< >記號(=切換到html原始碼),將恢復以前界面,就可以跟往常1樣,將<embed---->貼到最底下啦。
    2)若不切換界面,則盜連別人的圖片音檔變得便捷,只要將圖子或realPlayer、wma圖形直接反白(!,圖子甚至不必反白)→滑鼠右鍵→點「複製」→帶回欄內→貼上,就OK啦,根本不需語法,
    舉例如下,用複製偷BD的圖跟樂~


    Da Lean Mun by Mari Boine

    回覆刪除

  7. 啥哈,果然是方便,我竟錯怪樂多啦!好苦!好厲害!

    回覆刪除

  8. soga! 我一時沒想通可以用這招 ^@@^

    回覆刪除
  9. 謝謝Arkun,過來人果然了解七逃人的心情, 妳就幫我們多吃幾個綜子吧, 不知現在有研發什麼新的口味沒有, 我都不知道端午己經過了, 好想吃肉粽 ~><~ 我媽帶了一卦來, 居然被海關沒收了, 氣死我
    我想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三媽的臭臭鍋這裏都不開, 不過我們今天有去吃阿宗麵線, 三點多去, 所有的店員都排開在吃麵線, 我想到在那裏打工每天都可以吃到他的麵線和小吃, 真想去打工, 這麼閒又不能打工, 真的很過份耶

    回覆刪除

  10. 紐約的阿宗麵線還是不夠道地!
    我想吃滷肉飯!

    回覆刪除

  11. 呵呵,以後有外食的機會我就儘量拍照囉。只怕我貼出台中黃牛肉水餃的麻辣牛肚,大家的口水會淹沒電腦鍵盤哩。

    回覆刪除

  12. 我不知道茄子和菜豆也是端午食品。的確正好是季節。

    我們家吃粽子通常會配竹筍湯,不知道是否為民俗的一部份。
    想到猶太人吃牛肉絕不能加牛奶,我們用了竹葉還吃人家的幼苗,好像不大好。
    但是竹筍清湯和油膩的粽子實在是絕配呀!

    豆豉椒鹽龜肉,很有趣呀!還跟陰陽扯上關係,讀不大懂意思。



    回覆刪除

  13. 真鬧熱!
    Arkun這一篇可真是"色藝"超群,也虧妳還引經據典的把典故給找出來,「好犀利」!

    茄子是媽媽的祖父的最愛,有一次,外曾祖父腳有傷口,由於茄子性毒(怎麼毒法我倒是不知),外婆勸他最好忌口,因茄子性毒,對傷口不好。外曾祖父心有不甘,回曰:「茄子毒?!我看,是人的嘴最毒啦!」

    上次我騎車單身赴民雄鬼屋,後又慘遭以車撞山,就是這款古董級的單車。

    回覆刪除
  14. Arkun無法說文解字2005年6月12日 凌晨2:11


    我家端午家宴也是煮竹筍湯,是不是飲食民俗的一種還要再考證一下。
    雖然很想為大家把那葅龜與陰陽的綠故說文解字一番,無奈那是正在撰寫中的論文,未發表前都算是"商業機密",暫不可示人也。所以,店小二,我沒有特別去找,那些都是我本來就很熟的典籍啦。

    回覆刪除

  15. 多謝Arkun的體貼心意。連看這幾篇,我看我也要收涎才行。昨天嘴饞發作特地跑到這裡的中國城找粽子,雖然因為太晚去粽子已售完,竟讓我發現原來夏威夷有在地種的新鮮荔枝可買。看到連枝帶葉的鮮紅飽滿果實感動莫名,嘆怎麼來這麼多年才發現。雖然貴得離譜,還是嚵嚵買了5磅,朝思暮想的荔枝啊!

    忘了說很喜歡現在這張banner。另,Arkun是作民俗研究的?

    回覆刪除
  16. Kuo,這張banner是去年去北海道時在美瑛拍的,好想再去一次哦。
    是的,我很愛考據民俗源流的。

    回覆刪除

  17. 我是出國一兩年後才對台灣的民俗史蹟突然發生興趣,剛好在圖書館台灣書區有幾本相關的書,讀來興味濃厚,也才意識到自己對傳統生活的無知而驚覺這些東西如果不在生活中傳承,恐怕要斷送在我這一代人手上。Arkun真是有心人,除了研究考據還自己動手實作,謝謝您的分享傳遞。

    回覆刪除
  18. 我有一次在我包的粽子裡都放了一顆MM's巧克力
    可惜沒人欣賞我的小玩笑

    回覆刪除

  19. anion,吃到巧克力的人要給獎品,這樣就會皆大歡喜。

    回覆刪除
  20. 上星期五系上一位同學defense,他作的是台灣排灣族跟阿美族的民族植物學。結果看到排灣族他們的粽子"cinagu"就是長條型裡面包小米和肉的,我立刻想到這跟你寫的中國最早的粽子的描述一模一樣,而據說小米的起源也應該是中國傳過來的。這個題目也許值得再追下去。

    回覆刪除

  21. 民族植物學?那他有沒有專章討論驅邪植物?我對驅邪植物的跨文化比較也很感興趣哦。

    不得了,風愈來愈大了。



    回覆刪除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