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大樹的另一種用途

光看這幅圖,你會以為大家在作什麼?

先前avant就曾經介紹給我這位中國攝影家沙飛的作品,今天又寄來了幾張照片的連結,上面這張題名是:北嶽山區人民摘樹葉度過春荒

以前讀小說及史料時,經常會讀到明末饑荒的記載,什麼榆樹皮磨粉捍成麵、大雁的糞也有人拾來吃,人吃人的情形也偶有所聞。

例如《醒世姻緣傳》第廿七回:

說甚麼不刮樹皮、摟樹葉、掃草子、掘草根?吃盡了這四樣東西,遂將苫房的爛草拿來磨成了面,水調了吃在肚內,不惟充不得饑,結澀了腸胃,有十個死十個,再沒有騰挪。又有的將山上出的那白土烙了餅吃下去的,也是澀住了,解不下手來,若有十個,這卻只死五雙。

以及明崇禎時,馬懋才《備陳大飢疏》:

臣鄉延安府﹐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採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皮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其山中石塊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為盜﹐而一二稍有積貯之民遂為所劫﹐而搶掠無遺矣。……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有冀城之處﹐每日必棄一二嬰兒于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子者矣。(

這光怪陸離,沒有挨過餓的我們無法想像,今天看了這1940年代的圖,才算是有了視覺上的印象。

原來這就叫饑荒。

7 則留言:

  1. 這真太慘太慘了!

    初看到圖子時,我想到的是:練習搶孤。

    沒想到是摘樹葉吃。

    回覆刪除
  2. 晚上開車回家路上也在想著這張照片,我倒底是被照片圖說震撼到,還是影像本身?如果沒有圖說,這張照片是不是一樣震憾人心?不知道沙飛還有沒有拍其他角度的照片?比如說樹底下高舉雙手準備搶樹葉的婦女的特寫表情或是空空的菜籃?

    回到家,再仔細看這照片,那些高舉雙手的婦女和空空的菜籃,即使沒有圖說,影像的說服力還是很強烈!沙飛說,這些照片要給廣大的中國文盲看的!

    即使現在看到照片,還是很難想像饑荒的悲慘!

    回覆刪除
  3. 雖然沙飛那年代的攝影工作依附著為黨宣傳的任務
    但他在紀實的影像中看穿時代的眼力實在令人佩服

    當我第一次在香港的書店看了他的攝影集後震撼不已
    不再覺得那個時代的馬格蘭大師們有多了不起

    回覆刪除
  4. 我也怎麼想也沒想到是這樣。本來以為在拜樹神ㄌㄟ。

    回覆刪除
  5. 其實我也覺得像搶孤,很想知道那是什麼樹,有人認得出來嗎?

    原來沙飛在狗仔的心目中地位崇高喔,我們外行人對他認識真不多。

    回覆刪除
  6. 為啥我沒看到婦女只看到一群小孩,只聽得畫面中傳出一陣很歡樂的聲音:『我』、『我』、『我』...?
    那個樹上大人攀住的位置彷彿溢出一股甜香,我直覺以為這種樹的樹皮是可以剝來吃的~而那一處特別好吃。
    對了,南部的搶孤與北部的有很大不同嗎?認知差很多咧。

    回覆刪除
  7. 我從未看過搶孤或搶包山,純想像的啦。

    回覆刪除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