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其實是我的閱讀版圖中最貧乏的一區。
我一直都偏好有情節,有場景,人物的小說。詩除非真的作到音韻鏗鏘,否則很難吸引我。許多年前上大一英文時,因為有吳菲菲老師的導讀,才喜歡上一些英詩,並且不辭辛苦的全篇背誦。
但是自己的資質魯鈍,修課後沒有人導讀,我就放棄了讀詩。自己知道這就好像是某種維他命吸收不足的病態,只是癥狀輕微,還不需要治療。日前詩人的贈書,倒像是特別開給我的一帖藥方。<一首詩一個故事>為個別的詩作提供了人事背景,讓我的想像有了具體的對象。最精彩的一則,提到詩人的作品<過客>在台上演出時,被反諷的<錯誤>一詩的作者鄭愁予正好坐在詩人的後排。兩人相視只能點頭微笑,不能也不知該說什麼。
這樣精彩的一刻,簡直該寫進台灣文學史了。而你還要說:作者已死?
我不管羅蘭巴特是怎麼說的,對我來說認識作者和閱讀作品絕對是並行不悖,相輔相成的。
2005年2月13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餘音
我的部落格, 2005 - 2019,請安息。 在某個層面上,可以埋了它我感到鬆了一口氣。 曾經那個對著未知的虛擬空間交心的時代早已過去,無畏的心境裸露現在回顧只覺得不堪回首。 最早熱衷於部落格發表時所拍的無趣構圖、失焦相片,當時天真的喜悅現在感到羞赧不已。 偶而...
-
粟仔收煞,稻草嘛會使提來利用。作穡人ka割落來个稻草縛做一束一束,叫做摠草。摠好个草會使提去kham竹跤(熱天保持土跤个水分,寒天保溫),嘛有人提去拍草索仔。我哪是看著田底有摠草,就放心啊。尚驚个就是無欲閣利用,乾脆給放火燒田。我滯佇風尾,見擺人leh燒稻草,我个目睭、鼻仔做一下...
-
幾天前和YL出遊,經過一座橋叫做吳鳳橋,底下是八掌溪。性喜冒險犯難的YL就說要停車下去看看。那是個偏僻的路邊,剛下過雨的傍晚。我們把車停在溪邊一塊空地上,空地堆滿了巨大的水泥消波塊,空無一人,對面就是一座砂石廠。 我們沿著堤防邊的小路一直走,蜿蜒的小路消失在遠方的彎道中,YL...
-
推薦north新書: 島嶼的餐桌:36種台灣滋味的追尋 寫部落格幾年,我最珍惜的除了是認識許多好朋友外,還有就是在某些話題的一來一往討論中,發現的新事物或是成就的具體行動。日前 網友North出書 ,在《島嶼的餐桌》書中幾處蘊藏了我們對幾種飲食習俗討論的結果,讓我也感到具體參與的...
回覆刪除我也不相信作者無用論, 我的論文出來, 羅蘭巴特就去死吧 (開玩笑的啦, 我很喜歡他的)
我也不太會讀詩,做現代主義而不會讀詩, 我常常覺得很羞愧...